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
一、专业名称 机械制造技术
专业代码: 660101
二、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文化程度
三、修业年限 3年
四、职业面向
专业类 | 专业名称 | 专业方向 | 对应职业 |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| 基本学制 |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 |
05 加工制造类 | 机械制造技术 | 数控加工 | 数控车 | 数控车床操作工(中级) | 3 年 | 制造、机械制造与高职:机械设计与自动化 |
五、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
(一)培养目标
培养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基础,具备良好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,熟悉企业岗位工作流程,掌握常用机械加工设备的操作加工及数控加工设备的编程、操作加工,解决精度调整、常见故障诊断等基本技能,具有较强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,并获得中级工职业资格,为升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继续学习,成为现代加工制造领域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打下坚实基础。
(二)培养规格
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、健康的心理素质、良好的职业素养基础和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:具有获取新知识、新技能的意识、方法和能力:了解企业岗位生产流程,遵守操作规范及各项工艺规程,具有安全生产意识,重视环境保护,并能解决一般性专业问题。同时应具备以下的知识、能力、素养:
1 知识
(1)掌握与本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范围相适应的文化基础知识。
(1)具有识读与测绘机械零件图、熟练掌握CAD软件使用的知识;
(2)了解我国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方面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。
(3)具备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和车床、铣床等普通机床操作基本技能,具有严格按照工艺文件进行生产的知识:
(4)具有数控加工程序编制、编辑知识:
(5)具有数控机床操作与一般维护技能:
(6)具有产品检测、加工精度调整能力;
(7)熟练掌握和使用CAD/CAM软件进行数控编程和加工调整的能力;
(8)具备使用夹具和制作使用常用工装的知识
(9)具备装配钳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;
(10)具备电气、液压、气压等控制设备基础知识
(11)取得数控机床操作工(中、高级)职业资格证书:
2能力
(1)具有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信息、学习新知识的能力;
(2)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技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能力;
(3)具有企业数控加工的生产过程与生产管理的信息处理能力;
(4)具有安全文明生产、环境保护、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和技能;
(5)具有解决数控加工中的常见技术问题能力;
3 素养
(1)热爱社会主义祖国,拥护党的基本路线,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,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,具有良好的思想修养、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。
(2)树立终身学习理念,具有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:具有诚信品质、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,遵纪守法意识;具有一定的实践、创造、就业和创业能力。
(3)具有正确的审美观、审美能力、劳动态度和劳动观点,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,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。
(4)通过系统的学习与实践锻炼,学生应当具备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。通过相关的学习和考试,可以取得相关技术等级证书。
(5)鼓励学生在校时取得课外综合实践学分,综合实践学分由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级各项技能大赛、学科竞赛、技能培训、实践训练、发表论文、申请专利、专业资格认证等实践性环节组成,每项学分分值由专业指导委员会根据各个项目的级别、获奖等次、培训程度及专业认证资格的等级等实际情况另行规定。
六、课程设置及要求
中职阶段课程体系及学时学分分配表
课程类别 | 学分 | 占课内总学分比例(%) |
文化基础课程 | 168 | 62 |
一体化课程 | 82 | 31 |
专业拓展课程 | 21 | 7 |
总计 | 271 | 100.0 |
(一)公共基础课程
1、课程结构说明
中职阶段课程设置公共基础课、一体化课程、、素质拓展课等模块:公共基础课: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计算机基础、德育、体育与健康:专业技能课:机械图样的识读与绘制、机械零部件测绘、机床基本操作、机械零部件制作、单件常规零件加工、复合结构零件加工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、工装夹具制作;素质拓展课:机床电气控制、中级工取证模块。
课程设置及要求
2、文化基础课设置要求说明
序号 | 课程名称 |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| 参考学时 | 建议学分 |
1 | 语文 | 按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要求,要在初中的基础上,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,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,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,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: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。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。培养发现、探究、解决问题的能力,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,达到普通高中教学大纲要求的阅读,写作,口语交际、课文欣赏的要求。 | 288 | 16 |
2 | 英语 | 按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要求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,使学生巩固、扩大基础知识,发展听、说,读写的基本技能,提高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。侧重提高阅读能力;使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,受到思想品德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,增进对外国文化。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:在学习中,发展学生的智力,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。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,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。使学生达到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二级目标。 | 288 | 16 |
3 | 数学 | 按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要求使学生掌握集合、函数板念、指数函数、对数函数、幂函数;立体几何初步、平面解析几何初步:三角函数、平面上的向量、三角恒等变换: 解三角形、数列、不等式:算法初步、统计、概率。微分初步及高中课程选修系列1和系列2等内容。 | 144 | 8 |
4 | 德育 | 依据《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学大纲》开设,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。包括经济生活、哲学生活、职业生涯规划、职业指导等内容。 | 108 | 6 |
5 | 体育 | 依据《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大纲》开设,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。 | 180 | 10 |
6 | 信息技术 | 依据《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大纲》开设,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| 36 | 2 |
(二)专业(技能)课程
1、专业基础课设置说明
序号 | 课程名称 |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| 参考学时 | 建议学分 |
1 | 机械图样的识读与绘制 | 《机械图样的识读与绘制》是学习其它学习领域课程的基础。主要学习制图标准和绘图原理来进行识图和绘图。先通过简单基本体构成的零件的识读和绘制任务,再通过对组合体零件的识读和绘制,逐步过渡到复杂形体的识读和绘制。在学习任务中贯穿机械制图的原理和基本方法,从而掌握各种零件的识读和简单装配图的识读和绘制。 | 180 | 10 |
2 | 机械零部件测绘(含机械基础、公差、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等机制专业基础知识) | 《机械零部件测绘》融合了机械基础、公差与配合、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学科的知识内容。在教师指导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减速机的拆卸,完成减速机零件中键、销、齿轮轴、输出轴、齿轮、端盖、上箱体、下箱体的测量和草图绘制: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,绘制输入轴、输出轴、大齿轮、上箱体。下箱体的零件图。对零件图有初步认知,初步理解工艺方案,掌握相关材料知识:经教师指导并借助资料对所需要的拆装工、量具获得基本认知,学会使用: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及与教师的有效沟通,学会零部件的拆装和测绘 方法 | 108 | 6 |
3 |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(包括CAD二维设计、 Pro/E 三维设计、CAXA自动编程) | 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》根据产品(零件)的模型或草m图,主要通过利用计算机软件将模型或草图进行测绘或抄下画,并进行图纸内容的完善、尺寸的修整,必要时还要根据二维用纸进行三维造型转换。为后续的产品展示或者仿真加工制造做准备。按学习过程,分别以CAD二维设计。 Pro/E三维设计、CAXA自动编程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。 | 144 | 8 |
2、专业方向课程(一体化课程、项目课程)设置要求说明
序号 | 课程名称 |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| 参考学时 | 建议学分 |
1 | 机械零部件制作(含钳加工、铣工基础知识及操作技能) | 《机械零部件制作》以简单的机械零部件的钳加工及铣削加 工任务为载体,融入暂削,锯削、钟削,孔加工、铁平面、铣槽等基本技能,掌握钳工和普通铣工的基本操作技能,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,能独立制作简单的机械零件。课程着重培养操作规范,达到“7S”工作要求 | 324 | 18 |
2 | 机床基本操作(含普通的篇 车床及数控车床操作基础知识及技能) | 机床基本操 《机床基本操作》学习安全文明生产及“7S”工作要求。 由教师指导下完成机床的基本规范操作:在接受下发 单工件加工任务单后,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,能读懂加工任务单,对简单零件图有初步认知,初步理解工艺方案。经教师指导并借助资料对所需要的工、夹、刀、量具获得 能) 基本认知,学会使用方法:在教师示范后,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及与教师的有效沟通,学会机床的操作方法。 | 180 | 10 |